吳克剛
事業
35.10.10~44.4.30 擔任臺灣省長官公署圖書館館長。吳館長為我國著名的經濟學者,除了主編發行「現代週刊」積極建設新臺灣外,還籌辦「東方出版社」,翻印國內圖書,同時也翻譯外文書,增進國人吸收外國知識的機會。
臺灣省政府成立後,臺灣長官公署圖書館改隸教育廳,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並於43.5.21 修正圖書館組織,館長下分四組一室(採編組、閱覽特藏組、研究輔導組、總務組與南方資料研究室),各組之下再分八股,全館共52人,此次的組織改組為吳館長任內的功勞。茲僅就吳克剛先生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任職期間之重要事蹟略述如下:
34.11.1 臺灣總督府圖書館被國民政府接收後,改名為臺灣省行政長官署圖書館。
35.10.10 吳克剛先生擔任第二任館長,專心致力於圖書館經營。有鑒於圖書館中文圖書太少,吳克剛館長遂計劃並派員至上海大量購買中文圖書。由於特別重視兒童的培養,民國36年4月1日圖書館增設兒童閱覽室。
37.5.1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奉命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
38 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書總數24萬6941冊,閱覽人數61萬753人次。
39.3.25 舉辦「中國美術展覽」三天,觀眾有6萬3500人次。
39.6 開始舉辦「電影巡迴放映」,每星期二、四晚上7點於博物館大門口放映教育電影,至53 年底止,共放映1836場次,觀眾人數有90萬8580人。
40.9起開始舉辦「音樂欣賞會」,並配合巡迴書車在基隆市及新竹一帶與其他社教機構合辦音樂欣賞會;並於11.12 起三天舉辦「三民主義圖書展」,參觀民眾人數達3萬5000人。
41.3 起開辦「英語唱片補習班」,分為初、中、高三組。同年8.15 起舉辦「國文補習班」,招收中學畢業學生程度的民眾,以半年為一期,在館內講授中國文化基本教材。
42.5.18 吳克剛館長與臺灣大學圖書館館長蘇薌雨先生等邀請圖書館界人士,舉行座談會,提議組織「中國圖書館學會」,經過四次籌備會議,於42.11.12 於臺北市正式成立「中國圖書館學會」。因受限於館舍,為擴大服務範圍,實有設置巡迴書車之需要,該措施得到美國駐臺灣大使館新聞處之贊助,出借特別裝置之汽車一輛,於43.10.30 開始舉辦「巡迴書車」服務,展開圖書巡迴工作,共包括七線(淡水線、基隆線、汐止線、樹林線、桃園線、新竹線、新店線),合計46站。
自44 起,為增進各縣市圖書館間之聯繫及交換業務意見,舉辦臺灣省公共圖書館座談會,每年召開一次。
總之,吳克剛先生自35.10.10~44.4.30 擔任臺灣省長官公署圖書館,簡稱臺灣省圖書館,後更名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館長共計八年半。上述圖書館實為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的前身。吳克剛館長是一名傑出的經濟學家,卻能於民國四十年代,物質經濟缺乏之時,積極推廣圖書館的社會教育活動,帶動提升圖書館事業,極盡一己之力,奠定日後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的發展基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