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籌備創館時期 民國 22-26年
二、抗戰西遷時期 民國 27-34年
三、勝利還都時期 民國 35-37年
四、遷台復館時期 民國 38-74年
五、新館營運時期 民國 75-84年
六、易名出發時期 民國 85-91年
籌備創館時期 民國 22-26年 top |
17.05.15 |
大學院召開全國教育會議決議籌設國立中央圖書館。 |
22.01.21 |
教育部派蔣復璁先生為本館籌備處委員。 |
22.04.08 |
教育部復令蔣復璁先生為本館籌備處主任。 |
22.04.21 |
租定南京沙塘園民房為籌備處辦公地點開始籌備工作。 |
22.04.24 |
教育部核定本館籌備處組織大綱。 |
23.07 |
奉教育部令接辦中央研究院所屬出版品國際交換處業務。 |
25.02.10 |
籌備處遷入南京成賢街館舍辦公。 |
25.09 |
籌備處正式開放閱覽。 |
26.08.15 |
抗戰軍興,日機襲首都,本館籌備處停止閱覽。 |
26.11.19 |
奉命西遷,攜出圖書 130箱,籌備處遷離南京。 |
26.11.21 |
抵漢口,設辦事處於積玉橋聖安得烈堂。 |
26.12.15 |
奉命遷移長沙。 |
抗戰西遷時期 民國 27-34年 top |
27.02.12 |
復奉命遷川抵重慶,借川東師範大禮堂樓屋為辦事處。 |
27.05.01 |
成立參考閱覽室於重慶,特設抗戰文庫公開閱覽。 |
27.05.09 |
勘定重慶兩路口新市街第一苗圃為本館分館基地。 |
27.09.10 |
分設出版品國際交換處辦事處於昆明。 |
28.03 |
日機襲重慶,奉命疏散至鄉鎮。 |
28.03.12 |
覓定江津縣屬之白沙,設民眾閱覽室。 |
29.07.30 |
奉命結束本館籌備事宜。 |
29.08.01 |
本館正式成立,蔣復璁先生就任本館第 1任館長。 |
29.10.16 |
國民政府公布本館組織條例,計 13條。 |
30.01 |
重慶館舍落成。 |
30.02.01 |
重慶館正式對外啟用,日夜開放。 |
34.10.27 |
國民政府修正本館組織條例,計 14條。 |
勝利還都時期 民國 35-37年 top |
35.06 |
抗戰勝利,本館還都,南京總館正式開放閱覽。 |
35.07 |
成立出版品國際交換處於南京,並設上海辦事處。 |
35.07.12 |
行政院公布本館出版品國際交換處組織規程。 |
37.12 |
本館圖書文物由海軍及招商局派軍艦及海輪運臺。 |
遷台復館時期 民國 38-74年 top |
38.01 |
改組為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中圖組。 |
38.02 |
遷臺第 4批文物因局勢所迫停頓。 |
38.12 |
普通書刊移運臺北,暫借省立臺北圖書館及臺大圖書館閱覽。 |
39.04 |
本館文物移存臺中縣霧峰鄉北溝庫房。 |
43.08 |
教育部令蔣復璁館長籌備本館復館事宜。 |
43.1 |
恢復本館建制,並於教育部內設辦事處,正式辦公。 |
44.09.18 |
遷入臺北市南海路植物園內館舍。 |
45.02.20 |
復館後正式開放閱覽。 |
54.11.18 |
自美接運前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圖書返臺並奉令代管。 |
55.03.10 |
運回原存霧峰善本圖書。 |
55.09.21 |
屈萬里先生繼任本館第 2任館長。 |
57.03.02 |
包遵彭先生繼任本館第 3任館長。 |
58.01.03 |
成立國家目錄中心。 |
59.02.20 |
包遵彭館長病逝,館務由鮑幼玉先生代理。 |
59.08.15 |
李志鍾先生繼任本館第 4任館長。 |
61.08.11 |
李志鍾館長離職,館務由謝又華先生代理。 |
62.04.11 |
諸家駿先生繼任本館第 5任館長。 |
62.10.22 |
省立臺北圖書館改隸為本館臺灣分館。 |
66.03.31 |
王振鵠先生繼任本館第 6任館長。 |
66.04.22 |
教育部籌設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由本館兼辦籌備業務。 |
67.03.28 |
成立本館遷建委員會工作小組,開始籌備遷建事宜。 |
70.06.01 |
教育部聘本館王振鵠館長兼任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主任。 |
71.10.12 |
舉行新館興工典禮。 |
71.12 |
裝設王安 VS-100-16F機型電腦,開始圖書館自動化作業。 |
72.03.12 |
公開展示國內第一套圖書館自動化線上作業系統。 |
74.11 |
中山南路新館舍竣工。 |
新館營運時期 民國 75-84年 top |
75.06 |
配合遷館,本館暫停對外開放,進行圖書清點裝箱。 |
75.07.21 |
起運圖書至新館。 |
75.09.08 |
舊館房舍移交。 |
75.09.28 |
新館正式啟用。 |
76.05.05 |
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改名為漢學研究中心。 |
77.09.16 |
本館附設資訊圖書館啟用。 |
78.07.01 |
本館正式為我國出版品編配國際標準書號。 |
78.08.01 |
楊崇森先生繼任本館第 7任館長。 |
79.02.01 |
國際標準書號中心成立。 |
79.07.13 |
書目資訊中心成立。 |
80.10.30 |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線上合作編目系統啟用。 |
81.05.05 |
曾濟群先生繼任本館第 8任館長。 |
82.07.09 |
開發完成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並開始發行。 |
82.09.23 |
烏拉圭「中國國際圖書館」藏書 10萬餘冊,運抵回國贈予本館。 |
83.09.15 |
開發完成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光碟系統。 |
83.10.01 |
本館資訊網路系統啟用。 |
易名出發時期 民國 85-91年 top |
85.01.31 |
本館組織條例修正公布,計 14條,並更名為「國家圖書館」。 |
86.10.30 |
曾濟群館長退休,由閱覽組主任宋建成先生代理館長職務。 |
87.02.19 |
本館遠距圖書服務系統正式營運,開放線上文獻傳遞服務。 |
87.04.10 |
莊芳榮先生繼任本館第 9任館長。 |
87.04.20 |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新系統啟用。 |
87.05.14 |
參考組、研究組、輔導組成立。 |
87.07.01 |
資訊組成立。 |
88.04.03 |
國際標準書號中心正式兼任我國國際標準錄音錄影資料代碼( ISRC)管理中心。 |
89.12.01 |
召開「第 3次全國圖書館會議」。 |
90.01.17 |
「圖書館法」公布施行。 |
91.01.01 |
推動「圖書館事業發展三年計畫」。 |
92.04.21 |
本館 70周年館慶暨臺灣記憶∕臺灣概覽系統啟用儀式。 |
93.09.15 |
本館「全球資訊網」新網頁暨「華文知識入口網」上線。 |
93.11.22 |
與美國猶他家譜學會簽訂臺灣族譜數位化合作協議。 |
94.03.09 |
與美國國會圖書館簽訂古籍數位化合作協議。 |
95.04.21 |
本館 73周年館慶暨易名10周年。 |
|
|
|